<rp id="51lpd"></rp>

    <noframes id="51lpd">

      <big id="51lpd"><progress id="51lpd"><var id="51lpd"></var></progress></big>

        閩鑫金屬制品 設為首頁 加為收藏 聯系我們
         
        熱軋帶肋鋼筋
        地址:惠民縣麻店鎮王家店子村
        電 話:
        傳 真:0543-5268118
        聯系人:林經理
        手 機:15866655333
        網 址:http://www.yichuanghuilian.com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
        來源:惠民縣閩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3/23 閱讀:

          一、綜合預案

        1 總 則

        1.1 編制目的

        為建立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和高效到位的應急指揮體系和工作網絡,提高本公司預防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以及次生生態破壞事故的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環境污染和次生生態破壞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和國家、公司和公民的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本預案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有關行業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編制。主要依據如下:

        1.2.1 國家、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8)《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9)《關于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

        (10)《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

        (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12)《關于印發石油化工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的通知》;

        (13)《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14)《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

        (15)《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

        (16)《關于構建全省環境安全防控體系的實施意見》;

        (17)《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安全應急管理工作的通知》;

        (18)《山東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估導則》;

        (19)《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0)《濱州市環境保護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2.2 標準、規范、規程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

        (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

        (4)《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6)《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7);

        (7)《危險化學品名錄》(2016版);

        (8)《化學品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GB20592-2006);

        (9)《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

        (10)《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

        (1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企業事業單位版);

        (1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惠民縣閩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熱軋盤圓形線材項目突發環境事件四級以下級別的處置救援活動,適用于四級及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的參與控制及處置活動,適用于該項目因突發環境事件引發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專項處置,具體包括:

        (1)生產裝置生產過程、輸送過程中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

        (2)因意外事故引起;、危廢泄漏而造成的大氣、水體環境污染事件;

        (3)環保設施故障,引發的大氣污染事件;

        (4)多雨季節因暴雨而造成的水污染事故;

        (5)其它環境突發事故。

        1.4 事件分級

        1、根據本項目突發環境事件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等因素,將本項目突發環境事件級別劃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Ⅰ級為最高級別,即可能發生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Ⅱ級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Ⅲ級最低,為可能發生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

        (1)重大突發環境事件(Ⅰ級)

        因環境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①發生3人及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

        ②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000人以上;

        ③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

        ④生產車間發生火災、泄漏事故,事故環境影響擴散到項目區域外,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2)較大突發環境事件(Ⅱ級)

        因環境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①發生3人及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

        ②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未擴散到項目區域外,經處置后可消除影響;

        ③生產車間局部發生安全事故,造成廠區內的環境影響,未擴散到項目區域外,經處置后可消除影響。

        (3)一般事件(Ⅲ級)

        除重大和較大突發環境事件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

        2、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公司級事件:

        ①對周邊環境敏感區產生較大影響,引起群體性上訪事件;

        ②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臨界點超標排放,致使群眾有中毒現象發生;

        ③消防廢水或物料流出廠界,對下游水體、植被或無防滲區域產生污染。

        ④因火災致使周邊企業遭受人員傷亡(傷亡人數3人以下)或財產損失。

        ⑤環保設備遇突然停電或其他故障,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煤氣站由運轉轉熱備,生產車間所有設備停止運行,杜絕未經處理的污染物排放出去。

        ⑥危險廢物及其他物料發生大量泄漏,對土壤、水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3、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車間級事件:

        ①發生大面積泄露事故,在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臨界點有毒有害物質可以達標排放,物料未流出廠界;

        ②發生小型可控火災事故,消防廢水全部進入本單位收集系統。

        4、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崗位級事件:

        ①發生小型泄露,物料未流出圍堰或崗位周邊10米范圍,有毒有害氣體在衛生防護距離臨界點超標排放;

        ②三廢治理設施出現故障,導致污染物在衛生防護距離臨界點超標排放。

        ③設備、設施出現故障,將會導致泄露、火災爆炸等;

        ④現場發現存在泄漏或火災跡象。

        1.5 預案體系

        根據環境風險評級專章的分析及結論,本公司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為因物料泄漏和燃燒爆炸引發的水污染和大氣污染事件,按照公司級事件、車間級事件、崗位級事件制訂了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6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防護,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環境優先原則

        發生環境突發事件后,采取的應急行動中要體現環境重于財務的原則,優先考慮對環境保護和減少環境影響的緊急措施。

        (3)先期處置原則

        一旦發生事故,事故單位應立即啟動先期處置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的控制事態發展,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快速響應,科學應急。

        事故所具有的突發性等特點,決定了在現場處置過程中任何時間上的延誤都有可能加大應急處置工作的難度,以至于使事故的影響擴大,引發更為嚴重的污染后果。因此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必須堅持做到快速反應,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事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發生突發環境事故后,由應急指揮中心全面負責內部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按照事故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置,并配合、服從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指揮,按照各自職責,密切協作,保證處置工作的科學性、統一性和高效性。

        (5)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管理、物資儲備、隊伍建設、裝備完善、預案演練等工作。

        (6)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當達到公司級時,要在1小時內由應急總指揮上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請求外界支援。當達到車間級時,由通信聯絡組組長安排小組成員第一時間通知周邊保護目標,避免造成人員傷亡和衍生污染。

         

        2 項目基本情況

        2.1項目概況

        惠民縣閩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惠民縣麻店鎮王家店子村東852m,現有職工120人,主要產品為熱軋盤圓形線材。項目生產過程中使用加熱爐,加熱爐使用的燃料為本公司3臺Φ3.2兩段式煤氣發生爐產生的煤氣。

        廠區南側為道路,其余方向均為農田。距離項目最近的敏感點為項目西北側的蓋劉村、東側的街北趙村,距離分別為362m、576m。周邊關系如下圖所示:

        2.1-1 項目周邊關系圖  比例尺120000

        公司煤氣發生站裝有3臺Φ3.2兩段式煤氣發生爐,位于生產車間東北側,廠區東北角為煤廠,生產車間位于廠區中部,廠區平面布置圖詳見下圖。

        2.2 生產規模級主要原材料

        公司主要生產熱軋盤圓形線材,年產量為50萬噸。所用原料詳見下表。

        表2.2-1原輔材料一覽表

        主要原輔料

        名稱

        用量

        最大貯存量

        單位

        備注

        線材鋼

        56

        t/a

        外購

        耐火材料

        150

        t/a

        外購

        軋輥

        300

        t/a

        外購

        碳化鎢輥環

        5

        t/a

        外購

        潤滑油

        25

        t/a

        外購

        液壓油

        25

        t/a

        外購

        石灰

        50

        2

        t/a

        外購

        片堿

        50

        2

        t/a

        外購

        煤炭

        30000

        2000

        t/a

        外購

        煤氣

        5250

        隨制隨用

        萬m3

        自產

        注:根據建設方提供的資料,項目所使用的潤滑油、液壓油隨用隨買,貯存量較少。

        2.3 生產工藝及設備

         

        (1)煤氣站工藝流程

        兩段式煤氣發生爐自上而下由干餾段和氣化段組成,首先煤從爐頂煤倉經兩組下煤閥進入爐體,煤在干餾段經過充分的干燥和長時間的低溫干餾,逐漸形成半焦,進入氣化段,熾熱的半焦在氣化段與爐底鼓入的空氣充分反應,經過爐內還原層,氧化層而形成灰渣,由爐柵驅動從灰盆自動排出。煤在低溫干餾的過程中,以揮發份析出為主生成的煤氣稱為干餾煤氣,組成兩段爐的頂部煤氣,約占總煤氣量的40%,其熱值較高,溫度較低,并含有大量的焦油。在氣化段,熾熱的半焦和蒸汽經過還原、氧化等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的煤氣,稱為氣化煤氣,組成兩段爐的底部煤氣,約占總煤氣量的60%,其熱值相對較低,溫度較高,因煤在干餾段低溫干餾時間充足,進入氣化段的煤已變成半焦,因此,生成的氣化煤氣不含焦油,又因距爐柵灰層較近,所以含有少量飛灰。

        (2)生產工藝流程

        鋼材進入加熱爐加熱,隨后進入軋機組,進行粗軋與精軋,在軋鋼的同時有軋間水冷進行降溫與除塵,軋好后經冷床冷卻,卷好打包即成成品。

        2.4 污染物產排及治理情況

        (1)廢氣

        本項目使用3套兩段式煤氣發生爐提供煤氣,年耗煤量30000t,年耗煤氣約9000m3。燃燒廢氣經水幕除塵+雙堿法脫硫+SNCR脫硝工藝處理后33米高排氣筒排放。

        (2)廢水

        本項目產生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旱廁收集后定期清挖作農田堆肥,不外排;循環冷卻水經廠內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3)固廢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職工生活垃圾、煤氣發生爐爐渣、軋鋼工藝冷卻水中含有的氧化鐵皮、稀土磁盤產生的氧化泥、除塵器收集粉塵、廢鋼、廢軋輥、焦油、脫硫石膏、廢潤滑油與廢液壓油等。

        除焦油、廢潤滑油、廢液壓油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其余固廢均收集后外賣處理。

        環境風險源與環境風險評價

        1)該項目可能造成環境風險的物質有煤氣以及危險廢物(焦油、廢潤滑油、廢液壓油)等。

        2)該項目的環境風險源分別為煤氣站、生產車間、危廢暫存場所及脫硫除塵設施。

        ①生產車間

        生產車間主要的環境風險物質有:煤氣

        ②煤氣站

        煤氣站主要的環境風險物質有:煤氣、煤塵、煤焦油等

        ③危廢貯存場所

        危廢貯存場所的環境風險物質為:焦油、廢潤滑油、廢液壓油

        ④脫硫除塵崗位

        脫硫除塵崗位的環境風險物質為:粉塵、SO2、NOX。

        3)主要風險為物料泄漏、火災和爆炸。

        3.1 人員管理風險分析

        (1)員工環境安全防范意識淡薄。

        (2)生產過程中,人員精力不集中,監控不力,可能造成突發的安全事故,引發突發環境事件。

        (3)作業人員在生產過程中,若未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如煤氣站崗位,可引發不必要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生。

        (4)維修維護不及時,致使達到使用時限的儀器儀表及設施過期運行。

        (5)未扎實開展應急培訓及演練工作,致使員工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現場處置能力。

        3.2 物質風險性分析

        (1)煤氣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

        煤氣易與人體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煤氣中毒時病人最初感覺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軟弱無力,當他意識到中毒時,大部分病人迅速發生抽痙、昏迷、兩頰、前胸皮膚及唇呈櫻桃紅色,如不及時救治,可能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環境危害

        煤氣主要來自煤氣發生爐的生產。煤炭燃燒時產生混合煤氣,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

        煤氣中的二氧化硫對大氣有污染危害。

        爆炸危險

        本品易燃、易爆、有毒性

        急救措施

        當發現操作人員煤氣中毒后,在醫護人員到來之前或護送醫院之前應采取下列措施:

        1.迅速把中毒者從煤氣污染的地方救出,放在新鮮空氣下或通風處。

        2.解除中毒者身體束縛,撇開領子、解下褲帶、清除口中的異物等。

        3.當中毒者處于昏迷時,不能讓其入睡,如果中毒者身體發冷則要用熱水袋或摩擦的方法使其溫暖。

        4.中毒者失去知覺時,除做上述措施外,應將中毒者放在平坦地方,用紗布擦拭口腔,在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謴椭X后要使其保持安靜。人工呼吸應持續,不得中途停止,直至送入醫院為止。

        5.一般中毒者撤離施工現場,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最初一小時約可排出吸收一氧化碳量的50%,但全部排出則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晝夜以上。使患者吸入高壓氧或者含二氧化碳的氧,對加速驅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有顯著作用。

        應急處理

        1.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

        2.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呼吸器,穿一般防靜電工作服。在確保安全情況下,按煤氣發生爐停車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關閉閥門,杜絕泄漏。

        3.煤氣站著火時,現場工作人員首先及時向工段長和廠領導匯報,然后到現場觀察著火情況,看風向來制訂有效的滅火措施,同時根據火勢情況快速組織本廠的消防人員快速戴上消防面具,帶上消防工具趕到著火地點進行滅火,然后在短時間內把所有的值班人員和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如果火勢還是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火勢向嚴重的趨勢發展,這時候應及時撥打119火警進行滅火。

        (2)煤焦油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

        作用于皮膚,引起皮炎、痤瘡、毛囊炎、中毒性黑皮病等,可引起鼻中隔損傷。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險

        本品易燃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充分漱口,飲水,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等。

        應急處理

        1.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

        2.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護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會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間內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3.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厥栈驘o害處理后廢棄。

        4.煤焦油著火時,現場工作人員首先及時向工段長和廠領導匯報,然后到現場觀察著火情況,看風向來制訂有效的滅火措施,同時根據火勢情況快速組織本廠的消防人員快速戴上消防面具,帶上消防工具趕到著火地點進行滅火,然后在短時間內把所有的值班人員和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如果火勢還是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火勢向嚴重的趨勢發展,這時候應及時撥打119火警進行滅火。

        5.滅火時所產生的消防廢水,收集到事故池呢,經沉淀處理后,回收生產使用。

        3.3 生產工藝風險分析

        (1)如果生產過程中,突然停電造成脫硫除塵設施無法正常工作,煤氣發生爐及加熱爐的煙氣無法經過脫硫除塵設施處理,如外排會引起突發環境事件。

        (2)如果焦油罐泄漏,可造成物料外泄,從而引起突發環境事件。

        (3)輸送設備故障等其他原因造成物料外泄,也可造成突發環境事件。

        3.4 設施風險分析

        (1)若焦油罐因長期使用,或者本身質量問題等原因導致焦油罐破裂而使其泄漏,可引發突發環境事件。

        (2)輸運管道等設備本身設計不合格,或制造存在缺陷,造成其耐壓能力不夠,焊縫開裂,或因基礎沉降,造成設備與基礎脫離等,導致煤氣、煤焦油等物料泄漏,易引發突發環境事件。

        (3)外部管線相連的閥門、法蘭、人孔等,若由于安裝質量差,以及使用過程中的腐蝕穿孔或因設備底板焊接不良或腐蝕而產生疲勞造成的裂紋等,都可能引起物料泄漏,引發突發環境事件。

        (4)危險廢物暫存處的危險廢物(焦油、廢潤滑油、廢液壓油)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發生泄漏,也可引發突發環境事件。

        3.5 不可抗力風險分析

        汛期主要集中在6、7、8三個月,全年平均降水總量約為700mm,應完善雨污分流設施,建設足夠大的事故收集設施,確保事故狀態下有足夠容量的收集能力。

        3.6 環境影響范圍

        本項目敏感目標見下表:

        環境敏感目標情況一覽表

        類別

        名稱

        相對廠址方位、距離

         

        環境風險

        前李家村

        N、2090m

        崔社村

        N、1590m

        韓家

        NNE、1250m

        賈家

        NNE、1610m

        崔家

        NNE、1930m

        大郭村

        NNE、2680m

        宋家

        NNE、2140m

        五牌村

        NNE、2200m

        嶺上孫村

        NE、2980m

        街北趙村

        E、576m

        堤口劉村

        E、2330m

        約里王村

        ESE、1670m

        簸箕張村

        ESE、2070m

        龍王廟村

        SE、2900m

        麻店村

        SE、1420m

        石家村

        SE、2650m

        唐家村

        SSE、2940m

        西卞家村

        SSE、1010m

        王朋馬村

        SSE、2440m

        金蔡村

        S、1700m

        西許村

        S、2690m

        王記匠

        SSW、2080m

        許王村

        SSW、2870m

        金家村

        SSW、2060m

        堤子劉村

        SSW、2770m

        嶺上劉村

        SW、1610m

        王家店子村

        WSW、852m

        小吳村

        NW、2370m

        蓋劉村

        NW、362m

        孫家溝村

        NNW、1370m

        趙李村

        NNW、1700m

        張東安村

        NNW、2200m

        蓋北趙村

        NNW、1920m

        后李家村

        NNW、2850m


        3.7 環境風險后果評估

        (1)危險廢物等泄漏:發生泄漏時,可利用設備周邊圍堰或其他吸附性材料進行緊急處置,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2)煤氣泄漏:煤氣泄漏后,可使人中毒;煤氣中含有CO等物質,會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遇明火,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產生的煙氣及消防水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3)小型火災:依靠自身消防能力可以解決,消防水量較少,收集后全部進入本單位水處理設施。

        (4)大型火災、爆炸:煤氣屬于易燃易爆物質,如果發生大型火災、爆炸事故,本單位收集設施設施不能全部接納事故廢水的情況下,對地表水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5)本項目位于惠民縣麻店鎮王家店子村東852米,距離本項目最近的水體是西北方向的沙河,距離為2580m。事故狀態下的泄漏物料和消防廢水,均收集至事故池內,由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因此,發生環境事件時,對周邊水體環境造成的污染影響很小。

        (6)廠區地面做硬化防滲處理。在發生環境事件時,泄漏物料不會直接進入土壤,對土壤、地下水影響很小。

        3.8 環境事件預防措施

        (1)設置三級防控體系

        ①一級防控

        在倉庫、生產車間周圍設有圍墻,門口設有擋雨帶,車間地面設置明溝,設備周邊設置圍堰、導流槽。消防廢水可利用四周圍墻、明溝、導流槽收集后,進入事故池。

        ②二級防控

        廠區須設置事故水池,用于收集事故狀態下的事故廢水及泄漏物料,防止事故廢水及泄漏物料外排。

        ③三級防控

        在廠區污水及雨水總排口前設置沙袋,防止突發環境事件情況下泄漏物料及消防廢水經管線排入地表水水體。

         

        下雨時,將前15min雨水收集,排入廠區污水處理系統,防止對土壤、水環境造成污染。

         上一篇: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
         下一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
         
        CopyRight © 2013-2014 惠民縣閩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凌志網絡
        地址:惠民縣麻店鎮王家店子村 電話: 傳真:0543-5268118
        色色资源网

        <rp id="51lpd"></rp>

          <noframes id="51lpd">

            <big id="51lpd"><progress id="51lpd"><var id="51lpd"></var></progress></big>